返回云平台主页

新闻动态

乌里雅斯太镇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

落实情况现状、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

近年来,乌里雅斯太镇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,强化生态保护建设严格执行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,落实天然草地载畜量核定标准,控制天然草原载畜量,通过补奖资金发放与牧户落实草畜平衡责任落实挂钩,确保禁牧区真正实现禁牧、平衡区实现平衡。
    一、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落实情况    

2011年开始实施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以来,我镇认真贯彻落实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机制,成立领导小组、设立办公室、安排专职人员、召开嘎查成员大会、与嘎查签订责任状、嘎查与牧户签订合同率达到100%2016年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项目禁牧面积为10.3万亩,涉及2个嘎查,其中恩和吉日嘎朗嘎查按照6/亩常规性禁牧涉及28户8.8万亩,补奖资金52.9万元;巴彦高毕嘎查按照27/亩湿地禁牧涉及17户1.45万亩,补奖资金39.3万元。2016年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项目草畜平衡面积为659.6万亩,涉及9个嘎查1123户按照3/亩发放补奖资金197.9万元。2016年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项目固定打草场面积为143万亩,涉及9个嘎查1108户按照2/亩发放补奖资金286万元。2017年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项目禁牧面积为12.4万亩,涉及2个嘎查,其中恩和吉日嘎朗嘎查按照9/亩常规性禁牧涉及33户10.4万亩,补奖资金93.6万元;巴彦高毕嘎查按照30/亩湿地禁牧涉及23户1.97万亩,补奖资金59万元。2017年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项目草畜平衡面积为509.6万亩,涉及9个嘎查1103户按照3/亩发放补奖资金1528.6万元。2017年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项目固定打草场面积为142万亩,涉及9个嘎查1103户按照5/亩发放补奖资金710.2万元。

具体做法:

坚定不移地落实“草畜平衡”制度。按照全旗生态容量标准,为853户牧户建立草畜平衡台帐,确保草畜平衡落到实,实现全镇整体的草畜动态平衡,责任书签订率达到了100%,注重实现牧业大户的单群草畜平衡。同时,在草原生态综合执法队设立了草牧场流转信息发布平台,落实了分管领导和专职信息员,及时发布相关信息

落实“春季休牧”与“打草场”建设,不断加强草原生态恢复工作2018年结合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,全面落实春季休牧制度4月20日至5月20日,在全镇9个嘎查畜牧业生产户857户为期30天的春季牧草返青期休牧工作,休牧涉及牲畜20.9万头(只),涉及面积为549.4万亩,逐户落实了10%的休牧活动场地截止目前已共打储草4200万公斤,成立打草场保护专项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小组落实《东乌旗打草场保护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》文件要求,进一步加强打草场监督管理,广泛宣传东乌旗打草管理办法》严格执行天然打草场轮刈制度,根据每年草场监测报告,确定适宜的打场规范,严禁过渡搂耙,确保留茬高度和轮刈面积

加强草原监管力度,实现草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。我镇草原生态综合执法队严格执行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》《内蒙古自治区基本草原保护条例》,对非法占用草原、非法破坏草原的责任主体依法严肃处罚。    

四是严格执行补奖政策落实效果与资金发放挂钩机制,在各嘎查报送“东乌珠穆沁旗嘎查草畜平衡验收申报表”后进行随机检查只能,对于未禁牧和未达到平衡要求的停发、减发补奖资金并处以罚款,加强问责,确保草原生态保护政策落到实处使补奖政策不流于形式        

二、存在的主要困难问题
    一是嘎查因人均分配草场面积不同,享受草原奖补资金差别较大。我镇牧户平均承包草场面1883亩,最小的人均承包草场面积为562亩(翁图嘎查),按照每亩3元的补贴收入1500元补奖资金,对此人均分配草场小的牧户反响较大。

二是草原承载力与牲畜养殖数量不对称
    基层生态执法部门人员较少,执法力度有待提高。基层草原生态保护执法队管辖范围大,车辆较少,对于11个嘎查的草畜平衡及禁牧工作监督检查难以实现全覆盖

三、对策建议
    一是对于草场面积小的嘎查牧户,核算载畜量时应因地制宜,按照实际情况分类实施制定载畜量,有利于更好的落实草畜平衡制度。

二是结合确权工作,进一步规范“一卡通”功能,以户籍或草场经营权证为基数开设“一卡通”,避免资金矛盾纠纷。

三是加强基层草原生态保护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,加大车辆投入,为基层生态执法部门增加编制,现有生态防护员因临时工身份,流动性较大,不利于专业人才培养。